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本篇文章来自文汇报,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成为国内首家推出永久电子行李牌的航空公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E Ink 电子纸如何助力智慧出行吧。

记者今天获悉,7月10日,作为主基地航空公司之一的东航,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启动首场专项演练,演练内容涵盖旅客国际国内进出港、旅客中转、行李分拣等流程,并采用预设“特殊情况”模式,模拟高端旅客服务、特殊旅客服务和超大行李托运服务等流程。来自东航大兴地面服务部、东航北京分公司和中国联合航空等多个部门的200多名员工参加了此次专项演练。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专项演练一大亮点是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永久电子行李牌,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绿色机场、智慧机场。演练同时揭开了东航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6次大规模综合演练、自行组织9次专项演练的序幕。

今天早上7时,东航大兴地面服务部参加演练人员整装待发。早晨8:30分,身穿东航制服的地服员首次进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候机楼值机柜台,为首个MU519A模拟航班的出港“旅客”办理值机手续。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参加首次专项演练的地服员张琦面带微笑,欢迎“旅客”王先生前来柜台办理值机手续。王先生有一件超大行李需要托运,工作人员为其正常办理值机手续后,带领王先生至超大行李托运柜台完成了托运手续。

旅客刘小姐来到柜台,需要办理轮椅服务,值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并有序地进行信息上报、单据填制、特服员安排、旅客轮椅托运及登机口交接等流程。

最终,MU519A航班在起飞时间前40分钟完成值机手续的办理,现场通过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设备、人工办理3种模式完成25名旅客和25件托运行李的手续办理。航班还模拟了载重平衡作业、行李运输、登机口服务以及旅客到达、行李提取等流程。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作为第一次专项演练的运行中枢,东航大兴枢纽控制中心首次派驻席位人员开展专项演练各流程节点的管控工作。东航大兴枢纽控制中心的旅客服务、行李、装卸、站坪等各个席位均派员参与,为流程监控、节点把握和特殊情况应对等提供处理决策。专项演练4个小时共模拟11个进出港航班和284名旅客的保障。

在机场托运行李,贴上不干胶式的打印行李牌,然后期待行李在目的地机场再次出现,这对于乘坐飞机的旅客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不过,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和航空公司新科技的投入,加上自助化的广泛推广,这一行李托运模式即将发生变化。

此次专项演练的另一大亮点是,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标志着东航成为国内首家推出永久电子行李牌的航空公司,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东航启动测试的无源电子行李牌(Electronic Bag Tag:EBT)是基于无线射频取电芯片,结合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显示旅客的航班信息,该电子行李牌上会像传统行李牌一样显示条形码,使得它能够与现有基础设施兼容。目前,国际上电子行李牌主要分为“有源”“无源”两种,主要区分在于是否配供电的电池。东航无源电子行李牌可反复使用,不易损坏,永久跟随旅客,同时因为没有电池,更加安全可靠。

东航无源电子行李牌通过手机内置的NFC模块感应获取电量,旅客只需通过东航APP办理完成自助值机手续和简单的自助行李托运信息录入,并用手机NFC模块或蓝牙功能与东航无源电子行李牌进行数据交互,“嘀嘀”一下,就等同于完成行李信息绑定、行李条打印粘贴等传统动作。此外,通过东航RFID行李全流程追踪系统的支持和东航全球行李控制中心的后台支撑,旅客可以通过东航APP实时获取和查看行李的位置信息,用科技助力行李运输服务。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演练内容贴近大兴机场开航后的实战,是对东航在大兴机场地面服务组织指挥、旅客服务、行李保障等综合能力的首次考验,后续将对首次演练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增加演练内容、提升演练效果做准备。

从7月10日至7月28日的18天时间里,东航将在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北京首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行无源电子行李牌运行测试,并借助北京大兴机场实战演练,重点在无源电子行李牌的安全、性能、应急性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测试,开展数据分析和进一步优化工作,为外部测试做好充分准备。预计今年7月底,东航将在上海开始外部测试,东航京沪航线上的旅客有机会首批尝鲜。

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文汇报 | 东航“永久电子行李牌”首次内测

据悉,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营之前,东航计划完成538项演练科目,模拟航班量98班,模拟旅客10560人次、模拟行李7300件次,参与演练保障人员超过4000人次,演练车辆670辆次,各类生产系统全部参演测试。

作者:李静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徐晶卉

电子纸行业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paper.org.cn/?p=12550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0日 下午5:36
下一篇 2019年7月20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上市公司纷纷加码,电子纸市场为何那么香?

    近年来,有一个产业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那便是电子纸。今年以来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入局电子纸,据不完全数据统计,A股市场上已经有15家上市公司布局了电子纸相关业务。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但目前说到电子纸,大家首先想到的企业就是元太科技(E Ink),它作为电子纸产业的龙头厂商,发展时间够久,技术足够硬,因此地位也难以撼动。电子纸已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

    2022年10月8日
  • 2022年全球电子纸整机市场规模超65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来源:智通财经   据ePaper Insight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电子纸整机市场出货数量约1.8亿台(片),使得近5年来,其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40%以上。而在这个闪亮的产业数字背后,是一个产业历经10年跌宕起伏的创新历程。ePaper Insight市场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电子纸产业市场规模将超65亿美元,同比增幅65%,将继续…

    2022年5月17日
  • 纸为学习而生 Leadpie智能电子纸将亮相中国教育装备展

    早些年,“眼镜”一度被视为“文化人”的象征。如今,“一副小眼镜,一只大书包”却似乎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标志性形象,不戴眼镜的学生反而成了校园中的“稀有动物”。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究其原因,除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外,平板电脑、手机等极具视力杀伤力的电子屏幕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

    2019年4月24日
  • 电子纸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电子纸商品化多以黑白或单色、简单图像或文字应用为主,但未来的研发必是朝着高速应答、全彩化、可挠式以及低成本的趋势发展。然而技术发展蓝图却因各厂商的显示技术与策略而异,如E-ink先天受限于包覆于微胶囊内黑白粒子成色原理,需使用彩色滤光片达精细全彩化难度较高,故技术开发次序为1.低成本化与画质特性(对比度、反射率、高速应答)提升、2.全彩化、3.可挠化…

    2008年10月19日
  • 智慧商显赋能智慧交通峰会在深举办,刘森华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

    7月26日,“中国(深圳)智慧商显赋能智慧交通峰会”在深圳召开,元太科技中国区总经理/电子纸分会执行会长刘森华应邀出席,并发布主题演讲:“E Ink全新打造智慧化公交站台,赋能智慧交通”。秘书长汪浩陪同参加活动。 峰会由中国商用显示系统产业联盟、深圳市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与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与会人员近600人。会议有轨道交通专题、城市道路专题…

    2019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