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科普

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科普!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王益友!

最近,我看到很多私信反馈说市场上的白色版阅读器很少,明明白色版颜值更耐看啊,多出白色版也会有利于销量才对,是的,没错,白色版属于比较受欢迎的配色,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白色,看到同规格有白色的,我一定会优先选白色,比如掌阅Smart3白色素皮版就比黑色版耐看,手感也更好,当然,成本也上去了。

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

不仅是阅读器领域哦,在手机领域普遍也是白色版少于黑色版,所以,普遍都是手机厂商先发黑色版的,后面根据市场销量和用户反馈,在整体销量和反馈不错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出白色版满足更多对配色有需求的用户。

我个人总结出以下5个原因,仅供参考:

原因1——白色工艺难度大,打磨周期更长

比如前期打样就比黑色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测试,非常考验阅读器厂商对颜色和材质的处理工艺,水平次点,都会影响白色的观感和质感,要推翻重来,耗时耗力。

原因2——白色良品率低,成本偏高

对用户来说,就是白色和黑色的配色区别,如果白色价格比黑色版定的高,用户心理多半是很难接受的。

实际上,放眼数码产品领域,白色版良品率都远远低于黑色版,定价高吧,怕用户难以接受,定价低吧,又不赚钱,厂商陷入两难,因此,只有当产品销量和反馈不错,才会考虑出白色版来满足用户需求。

原因3——白色版外观处理不好容易沾染指纹

白色耐看不假,同样,白色也容易沾染指纹,如果厂商表层工艺处理不好,白色版就很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遭到用户吐槽,口碑扑街。

原因4——白色版容易出现漏光问题?

这个我要打一个问号,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

早期,各家厂商技术工艺不成熟,纯平面板阅读器的侧边是阅读灯,工艺处理不过关,很容易出现缝隙漏光问题。

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科普

某阅读器产品边框缝隙处的漏光问题

现在工艺有所改善,白色纯平面板的漏光问题减轻很多,例如掌阅Smart3发布会上宣传的不漏光,相信也是下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成本反复打磨的结果,所以,白色版比黑色版要贵一些。

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科普

掌阅Smart3发布会宣传的不漏光

目前,我发现厂商很少出白色纯平面板阅读器了,大部分白色面板阅读器都是凹屏的,原因是凹屏可以很好的把灯珠给隐藏起来,相比纯平,前光也能做的更加均匀。

原因5——白色版比黑色版在视觉上更显底色灰暗

相信手持同规格不同配色的同学都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其实涉及到视觉反差感和物理问题了。

我以掌阅Smart4(黑色版,外观+屏幕和3代相同)和Smart3(白色版)做了对比,在不开前光,同一光线环境下,从我肉眼上的视觉观感就是Smart4(黑色版)更显白透,Smart3(白色版)的屏幕则略显灰暗。

后面,当我把照片拖拽到Photoshop里用取色器取同一区域的色值时,我惊奇的发现参数基本相当,这也就验证了屏幕显示水平是一样的,这就要从物理角度来讨论了。

为什么阅读器领域白色版少于黑色版?科普

左为掌阅Smart4,右为Smart3,屏幕底色对比,PS取色器取色结果基本相同

关于白色反光和黑色吸光的物理效应解释:

  1. 白色反光:当光线照射到光滑的表面(如玻璃、金属或塑料)时,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来。这是因为这些材料对入射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当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并被反射回来时,我们看到的是白色。
  2. 黑色吸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光线,而不是反射它们。这是因为黑色物体对所有波长的光都有高吸收率。当光线照射到黑色物体上时,它们被吸收,不会反射回来。因此,我们看到的是黑色。

有点抽象?简单说就是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反光,当反射更多光线让屏幕边框更明亮时,会衬托屏幕的灰暗,黑色吸光,当吸收更多光线让屏幕边框亮度降低时,进而会显得屏幕部分很白 。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白色颜值高,耐看,黑色显得沉稳低调,大气,从阅读体验上,黑色版阅读器会让人更加专注边框内的屏幕内容。

这里说的底色显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白纸的白色,毕竟,上游厂商元太墨水屏的原始底色是水泥灰,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白纸那样纯粹的白色底,厂商之所以大量推黑色版,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示衬托黑色机身带来的底色反差感吧。

以上5个原因是我个人总结的,相信也是厂商出白色版阅读器偏少的关键因素。

市面上都有哪些在售的白色版阅读器?

掌阅Light2白色版——性价比,Carta1200屏,销量爆款

  • 屏幕尺寸:6英寸
  • 系统类型:封闭,支持微信读书
  • 屏幕参数:Carta1200+212ppi
  • 核心卖点:性价比,Carta1200、销量爆款
  • 参考价格:1+32GB=699元
  • 推荐指数:★★★★

文石Poke5S——轻巧便携,1TB扩展

  • 屏幕尺寸:6英寸
  • 系统类型:开放,支持下载应用
  • 屏幕参数:212ppi
  • 核心卖点:颜值、可玩性、1TB扩展
  • 参考价格:2+32GB=899元
  • 推荐指数:★★★☆

文石Leaf2白色版——实体按键,TF卡槽扩展,送礼佳品

  • 屏幕尺寸:7英寸
  • 系统类型:开放,支持下载应用
  • 屏幕参数:Carta1200+300ppi
  • 核心卖点:颜值、可玩性、1TB扩展、实体按键
  • 参考价格:2+64GB=1709元
  • 推荐指数:★★★★☆

掌阅Smart Air/Air Pro——市面上唯一在售的8英寸带手写笔的阅读器

  • 屏幕尺寸:8英寸
  • 系统类型:封闭,支持微信读书
  • 屏幕参数:Carta1200+300ppi
  • 核心卖点:沉浸式读写+续航
  • 参考价格 1+64GB=1959元、1+128GB=2259元
  • 推荐指数 ★★★★☆

掌阅Smart3白色素皮版——10.3英寸带实体双按键,沉浸式读写,续航出色

  • 屏幕尺寸:10.3英寸
  • 系统类型:封闭,支持微信读书
  • 屏幕参数:227ppi
  • 核心卖点:颜值+性价比+读写
  • 参考价格 2+64GB=2459元
  • 推荐指数 ★★★★★

另外顺带提下,汉王N10/N10mini的屏幕面板部分也是白色的,只是机身左侧的竖条纹是黑色和浅灰色的点缀。

写在最后

好了,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后续会给大家分享文石Tab10C/Poke5、汉王5月份新品的体验报告,当然,我看很多人也都在关注海信阅读手机的动态,我也一直想写一篇假如海信退出国内市场,后续是否会有品牌愿意接手阅读手机的内容,得看排期了,哈哈。

电子纸行业网授权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知乎@王益友 , https://www.e-paper.org.cn/?p=21102

(1)
上一篇 2023年5月9日 下午6:23
下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下午11:40

相关推荐

  • 2022年掌阅iReader买哪款好?|官网所有在售阅读器全解析,实测体验分享!

    作为数字阅读研究者,电纸书产品的极度爱好者,经常会有读者问我掌阅阅读器的选购问题,我整理出来了被问及率最高的3个问题,本篇我将针对这3个问题做一个统一的解答! 来自读者日常的提问: 一、掌阅xx型号和xx型号阅读器有什么区别?二、我需要xx功能,买哪一款电纸书更合适?三、掌阅和Kindle有什么不同? 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我做了很多功课,特别整理了一份“掌阅…

    2021年1月25日
  • 2022年10.3寸大屏阅读器怎么选?文石/掌阅/科大讯飞/墨案/汉王大尺寸墨水屏哪个好?

    友情提示:全文约12177字,预计阅读时间为24分钟,建议点赞收藏食用更佳! 为了节省您的宝贵时间,可根据目录直接跳转到(三、总结下如何选购)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跳着看。 写在前面 经常有人问我10.3英寸大屏电纸书怎么选?哪个品牌更好?这个肯定要看需求的,与其说哪个更好,倒不如说哪个更适合自己,所以,本期主要介绍10.3英寸大屏电纸书,希望看了本期内容,…

    2022年7月31日
  • kobo Libra2体验报告,前光舒适,做工一般!

    写在前面 kobo libra2这款产品在电纸书圈子里挺火,之前因为没适配简体中文字体以及海淘比较麻烦的原因,我就一直在观望,如今,日本kobo品牌正式入驻天猫海外旗舰店,kindle退出,迎来kobo,我还是比较激动的。 6月16日,我也顺势在天猫kobo数码海外旗舰店下单,6月19日到货,下单前了解到是香港直邮的,比我预期的7天到货要快一些,本来想买个石…

    2023年7月11日
  • 2022年Kindle还值得买吗?49年入国军真的好吗?

    写在前面 要不要买kindle,取决于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kindle! 题外话:如果你在知乎搜索【年份+kindle值得买吗】,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就是每一年都会有人问是否值得买,是否要继续选,我很好奇,这些问题都是谁主导的,真的有那么多用户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吗? 无一例外,都是热门讨论的话题,而且,我都有发表过看法,看来,我要准备写“2023年kindle还值…

    2022年7月7日
  • 文石BOOX墨水屏新品Leaf2体验报告,值得买吗?

    目录 写在前面(文末有福利) 一、产品开箱篇 二、功能展示篇 三、阅读体验篇 1)屏幕显示 2)写在前面 文石10月19日的新品发布会没看,但有通过海报参数了解到新品情况,新品里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就是文石Leaf2和Tab10,Leaf2是31号晚上20点在某东抢购下单的,11月2日到货,属于首发用户了,Tab10我也通过拼多多下单了,已经到货了,后续也会做一…

    2022年11月7日